一要注意查看医美机构有无取得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,注意核对产品和设备的注册信息,所做项目是否与说明书和药监部门批文一致,拒绝使用未经注册、无中文标签的产品;尽量不要在理发店、美容美发店、美容中心、美甲店、生活美容院、个人工作室等场所接受医美服务。
二要与商家签订书面合同,详细约定项目名称、服务次数、价格、美容效果、违约责任等。因为生命不可以重来,颜容难以逆转。不要轻信医疗美容机构的口头承诺。消费者一定要与医美机构达成书面服务协议,逐条逐款核对和斟酌,确认是否必要,并且注明服务内容、产品信息、权利义务等要素,越是仔细明了越便了日后维权。
三不要轻信商家诱导,理性选择金融贷款。如选择贷款消费,一定要挑选正规金融服务机构,并仔细阅读贷款合同相关条款。不要轻易让商家代为操作手机,避免医美不成,负债累累,陷入还不完的贷。特别是学生群体,要认真评估风险和还款能力,不要被不良商家诱导,卷入非法校园贷的漩涡。
四不要购买大额的、使用周期较长的美容消费预付卡。预付式消费,售前很热情,售后打太极,有的直接关门跑路。支付费用越高,损失越大。为了降低风险,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,切勿一次性交付较大金额的预付款,并在办卡后尽快消费使用。
五要选择规模较大、信誉度较高的美容服务机构。提前了解自身需求以及医美项目的功效、有效期限、注意事项、潜在风险等;在医疗美容前,消费者应当对所做项目的信息和内容充分掌握,与主诊医师充分沟通,知悉该项目的风险性与禁忌症。要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,客观、理性地做出选择。要特别留意条款中是否有规定的时间间隔,或其它无法保证接受服务等相关附加条件,避免商家以消费者不配合为由,推卸责任。还需注明某项目服务或某时段服务收费标准,预防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中途终止,无法合理计费,存在维权难的风险。
六要保留收据,如果遇到权益受损问题,及时维权。消费者在医美消费过程中,应该及时保存好相关证据,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申请医疗鉴定。争议发生后及时与医美经营者协商解决,如果协商不成,可以到属地消委会或打12345投诉。此外,还可以通过申请仲裁或到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,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